Java访问修饰符(访问控制符)
Java 通过修饰符来控制类、属性和方法的访问权限和其他功能,通常放在语句的最前端。例如:
1
2
3
4
5
6
7
8
9
|
public class className { // body of class } private boolean myFlag; static final double weeks = 9.5 ; protected static final int BOXWIDTH = 4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uments) { // body of method } |
Java 的修饰符很多,分为访问修饰符和非访问修饰符。本节仅介绍访问修饰符,非访问修饰符会在后续介绍。
访问修饰符也叫访问控制符,是指能够控制类、成员变量、方法的使用权限的关键字。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访问控制符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可以使用它来保护对类、变量、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问。
Java支持四种不同的访问权限:
public:公有的
被声明为public的类、方法、构造方法和接口能够被任何其他类访问。
如果几个相互访问的public类分布在不用的包中,则需要导入相应public类所在的包。由于类的继承性,类所有的公有方法和变量都能被其子类继承。
下面的方法使用了公有访问控制:
1
2
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uments) { // body of method } |
Java程序的main() 方法必须设置成公有的,否则,Java解释器将不能运行该类。
protected:受保护的
被声明为protected的变量、方法和构造方法能被同一个包中的任何其他类访问,也能够被不同包中的子类访问。
protected访问修饰符不能修饰类和接口,方法和成员变量能够声明为protected,但是接口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不能声明为protected。
子类能访问protected修饰符声明的方法和变量,这样就能保护不相关的类使用这些方法和变量。
下面的父类使用了protected访问修饰符,子类重载了父类的bark()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
public class Dog{ protected void bark() { System.out.println( "汪汪,不要过来" ); } } class Teddy extends Dog{ // 泰迪 void bark() { System.out.println( "汪汪,我好怕,不要跟着我" ); } } |
如果把bark()方法声明为private,那么除了Dog之外的类将不能访问该方法。如果把bark()声明为public,那么所有的类都能够访问该方法。如果我们只想让该方法对其所在类的子类可见,则将该方法声明为protected。
private:私有的
私有访问修饰符是最严格的访问级别,所以被声明为private的方法、变量和构造方法只能被所属类访问,并且类和接口不能声明为private。
声明为私有访问类型的变量只能通过类中公共的Getter/Setter方法被外部类访问。
private访问修饰符的使用主要用来隐藏类的实现细节和保护类的数据。
下面的类使用了私有访问修饰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public class Dog{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 .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 int age) { this .age = age; } } |
例子中,Dog类中的name、age变量为私有变量,所以其他类不能直接得到和设置该变量的值。为了使其他类能够操作该变量,定义了两对public方法,getName()/setName() 和 getAge()/setAge(),它们用来获取和设置私有变量的值。
this 是Java中的一个关键字,本章会讲到,你可以点击 Java this关键字详解 预览。
在类中定义访问私有变量的方法,习惯上是这样命名的:在变量名称前面加“get”或“set”,并将变量的首字母大写。例如,获取私有变量 name 的方法为 getName(),设置 name 的方法为 setName()。这些方法经常使用,也有了特定的称呼,称为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
默认的:不使用任何关键字
不使用任何修饰符声明的属性和方法,对同一个包内的类是可见的。接口里的变量都隐式声明为public static final,而接口里的方法默认情况下访问权限为public。
如下例所示,类、变量和方法的定义没有使用任何修饰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class Dog{ String name; int age; void bark(){ // 汪汪叫 System.out.println( "汪汪,不要过来" ); } void hungry(){ // 饥饿 System.out.println( "主人,我饿了" ); } } |
访问控制和继承
请注意以下方法继承(不了解继承概念的读者可以跳过这里,或者点击 Java继承和多态 预览)的规则:
父类中声明为public的方法在子类中也必须为public。
父类中声明为protected的方法在子类中要么声明为protected,要么声明为public。不能声明为private。
父类中默认修饰符声明的方法,能够在子类中声明为private。
父类中声明为private的方法,不能够被继承。
如何使用访问控制符
访问控制符可以让我们很方便的控制代码的权限:
当需要让自己编写的类被所有的其他类访问时,就可以将类的访问控制符声明为 public。
当需要让自己的类只能被自己的包中的类访问时,就可以省略访问控制符。
当需要控制一个类中的成员数据时,可以将这个类中的成员数据访问控制符设置为 public、protected,或者省略。
Java变量的作用域
在Java中,变量的作用域分为四个级别:类级、对象实例级、方法级、块级。
类级变量又称全局级变量或静态变量,需要使用static关键字修饰,你可以与 C/C++ 中的 static 变量对比学习。类级变量在类定义后就已经存在,占用内存空间,可以通过类名来访问,不需要实例化。
对象实例级变量就是成员变量,实例化后才会分配内存空间,才能访问。
方法级变量就是在方法内部定义的变量,就是局部变量。
块级变量就是定义在一个块内部的变量,变量的生存周期就是这个块,出了这个块就消失了,比如 if、for 语句的块。块是指由大括号包围的代码,例如:
1
2
3
4
5
6
7
8
|
{ int age = 3 ; String name = "www.weixueyuan.net" ; // 正确,在块内部可以访问 age 和 name 变量 System.out.println( name + "已经" + age + "岁了" ); } // 错误,在块外部无法访问 age 和 name 变量 System.out.println( name + "已经" + age + "岁了" ); |
说明:
方法内部除了能访问方法级的变量,还可以访问类级和实例级的变量。
块内部能够访问类级、实例级变量,如果块被包含在方法内部,它还可以访问方法级的变量。
方法级和块级的变量必须被显示地初始化,否则不能访问。
演示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public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String name = "微学苑" ; // 类级变量 public int i; // 对象实例级变量 // 属性块,在类初始化属性时候运行 { int j = 2 ; // 块级变量 } public void test1() { int j = 3 ; // 方法级变量 if (j == 3 ) { int k = 5 ; // 块级变量 } // 这里不能访问块级变量,块级变量只能在块内部访问 System.out.println( "name=" + name + ", i=" + i + ", j=" + j);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不创建对象,直接通过类名访问类级变量 System.out.println(Demo.name); // 创建对象并访问它的方法 Demo t = new Demo(); t.test1(); } } |
运行结果:
1
2
|
微学苑 name=微学苑, i=0, j=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