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Set支持两种排序方法:自然排序和定制排序。TreeSet默认采用自然排序。
1、自然排序
TreeSet会调用集合元素的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来比较元素之间大小关系,然后将集合元素按升序排列,这种方式就是自然排序。(比较的前提:两个对象的类型相同)。
java提供了一个Comparable接口,该接口里定义了一个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整数值,实现该接口的类必须实现该方法,实现了该接口的类的对象就可以比较大小。当一个对象调用该方法与另一个对象进行比较,例如obj1.comparTo(obj2),如果该方法返回0,则表明这两个对象相等;如果返回一个正整数,则表明obj1大于obj2;如果该方法返回一个负整数,则表明obj1小于obj2.
java常用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并提供了比较大小的标准。实现Comparable接口的常用类:
- BigDecimal、BigIneger以及所有数值型对应包装类:按它们对应的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
- Character:按字符的UNICODE值进行比较。
- Boolean:true对应的包装类实例大于false对应的包装类实例。
- String:按字符串中字符的UNICODE值进行比较。
- Date、Time:后面的时间、日期比前面的时间、日期大。
如果试图把一个对象添加进TreeSet时,则该对象的类必须实现Comparable接口。
如下程序则会报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class Err { } public class TestTreeSetErr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eeSet ts = new TreeSet(); //向TreeSet集合中添加两个Err对象 ts.add( new Err()); ts.add( new Err()); } } |
说明:
上面程序试图向TreeSet集合中添加2个Err对象,添加第一个对象时,TreeSet里没有任何元素,所以没有问题;当添加第二个Err对象时,TreeSet就会调用该对象的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与集合中其他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对应的类没有实现Comparable接口,则会引发ClassCastException异常。而且当试图从TreeSet中取出元素第一个元素时,依然会引发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当采用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比较对象时,都需要将被比较对象obj强制类型转换成相同类型,因为只有相同类的两个实例才能比较大小。即向TreeSet中添加的应该是同一个类的对象,否则会引发ClassCastException异常。例如,当向TreeSet中添加一个字符串对象,这个操作完全正常。当添加第二个Date对象时,TreeSet就好调用该对象的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与集合中其他元素进行比较,则此时程序会引发异常。
在实际编程中,程序员可以定义自己的类向TreeSet中添加多种类型的对象,前提是用户自定义类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实现该接口时在实现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时没有进行强制类型转换。但当操作TreeSet里的集合数据时,不同类型的元素依然会发生ClassCastExceptio异常。(认真阅读下就会明白)
当把一个对象加入TreeSet集合中时,TreeSet调用该对象的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与容器中的其他对象比较大小,然后根据红黑树算法决定它的存储位置。如果两个对象通过compareTo(Object obj)比较相等,TreeSet即认为它们存储同一位置。
对于TreeSet集合而言,它判断两个对象不相等的标准是:两个对象通过equals方法比较返回false,或通过compareTo(Object obj)比较没有返回0——即使两个对象时同一个对象,TreeSet也会把它们当成两个对象进行处理。
如下程序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Z类,重写了equals方法,总是返回false, //重写了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总是返回正整数 class Z implements Comparable { int age; public Z( int age) { this .age = age;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false ; } public int compareTo(Object obj) { return 1 ; } } public class TestTreeSe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eeSet set = new TreeSet(); Z z1 = new Z( 6 ); set.add(z1); System.out.println(set.add(z1)); //下面输出set集合,将看到有2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set); //修改set集合的第一个元素的age属性 ((Z)(set.first())).age = 9 ; //输出set集合的最后一个元素的age属性,将看到也变成了9 System.out.println(((Z)(set.last())).age); } } |
程序运行结果:
true
[TreeSet.Z@1fb8ee3, TreeSet.Z@1fb8ee3]
9
说明:
程序中把同一个对象添加了两次,因为z1对象的equals()方法总是返回false,而且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总是返回1。这样TreeSet会认为z1对象和它自己也不相同,因此TreeSet中添加两个z1对象。而TreeSet对象保存的两个元素实际上是同一个元素。所以当修改TreeSet集合里第一个元素的age属性后,该TreeSet集合里最后一个元素的age属性也随之改变了。
总结:当需要把一个对象放入TreeSet中时,重写该对象对应类的equals()方法时,应保证该方法与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有一致结果,其规则是:如果两个对象通过equals方法比较返回true时,这两个对象通过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比较应返回0。
如果两个对象通过equals方法比较返回true,但这两个对象通过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比较不返回0时,这将导致TreeSet将会把这两个对象保存在不同位置,从而两个对象都可以添加成功,这与Set集合的规则有点出入。
如果两个对象通过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比较返回0时,但它们通过equals方法比较返回false时将更麻烦:因为两个对象通过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比较相等,TreeSet将试图把它们保存在同一个位置,但实际上又不行(否则将只剩下一个对象),所以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如果向TreeSet中添加一个可变对象后,并且后面程序修改了该可变对象的属性,导致它与其他对象的大小顺序发生改变,但TreeSet不会再次调整它们的顺序,甚至可能导致TreeSet中保存这两个对象,它们通过equals方法比较返回true,compareTo(Object obj)方法比较返回0.
如下程序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class R { int count; public R( int count) { this .count = count;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R(count属性:" + count + ")" ;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obj instanceof R) { R r = (R)obj; if (r.count == this .count) {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this .count; } } public class TestHashSe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Set hs = new HashSet(); hs.add( new R( 5 )); hs.add( new R(- 3 )); hs.add( new R( 9 )); hs.add( new R(- 2 )); //打印TreeSet集合,集合元素是有序排列的 System.out.println(hs); //取出第一个元素 Iterator it = hs.iterator(); R first = (R)it.next(); //为第一个元素的count属性赋值 first.count = - 3 ; //再次输出count将看到TreeSet里的元素处于无序状态 System.out.println(hs); hs.remove( new R(- 3 )); System.out.println(hs); //输出false System.out.println( "hs是否包含count为-3的R对象?" + hs.contains( new R(- 3 ))); //输出false System.out.println( "hs是否包含count为5的R对象?" + hs.contains( new R( 5 ))); } } |
程序运行结果:
[R(count属性:-3), R(count属性:-2), R(count属性:5), R(count属性:9)]
[R(count属性:20), R(count属性:-2), R(count属性:5), R(count属性:-2)]
[R(count属性:20), R(count属性:-2), R(count属性:5), R(count属性:-2)]
[R(count属性:20), R(count属性:-2), R(count属性:-2)]
说明:
上面程序中的R对象是一个正常重写了equals方法和comparable方法类,这两个方法都以R对象的count属性作为判断的依据。可以看到程序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有序排列的。当改变R对象的count属性,程序的输出结果也发生了改变,而且包含了重复元素。一旦改变了TreeSet集合里可变元素的属性,当再视图删除该对象时,TreeSet也会删除失败(甚至集合中原有的、属性没被修改,但与修改后元素相等的元素也无法删除),所以删除count
为-2的R对象时,没有任何元素被删除;程序可以删除count为5的R对象,这表明TreeSet可以删除没有被修改属性、且不与其他被修改属性的对象重复的对象。
总结:与HashSet在处理这些对象时将非常复杂,而且容易出错。为了让程序更具健壮,推荐HashSet和TreeSet集合中只放入不可变对象。
2、定制排序
TreeSet的自然排序是根据集合元素的大小,TreeSet将他们以升序排列。如果需要实现定制排序,例如降序,则可以使用Comparator接口。该接口里包含一个int compare(T o1, T o2)方法,该方法用于比较o1和o2的大小。
如果需要实现定制排序,则需要在创建TreeSet集合对象时,并提供一个Comparator对象与该TreeSet集合关联,由该Comparator对象负责集合元素的排序逻辑。
如下程序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class M { int age; public M( int age) { this .age = ag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M对象(age:" + age + ")" ; } } public class TestTreeSet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eeSet ts = new TreeSet( new Comparator() {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 M m1 = (M) o1; M m2 = (M) o2; if (m1.age > m2.age) { return - 1 ; } else if (m1.age == m2.age) { return 0 ; } else { return 1 ; } } }); ts.add( new M( 5 )); ts.add( new M(- 3 )); ts.add( new M( 9 )); System.out.println(ts); } } |
程序运行结果:
[M对象(age:9), M对象(age:5), M对象(age:-3)]
说明:
上面程序中创建了一个Comparator接口的匿名内部类对象,该对象负责ts集合的排序。所以当我们把M对象添加到ts集合中时,无须M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因为此时TreeSet无须通过M对象来比较大小,而是由与TreeSet关联的Comparator对象来负责集合元素的排序。使用定制排序时,TreeSet对集合元素排序时不管集合元素本身的大小,而是由Comparator对象负责集合元素的排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