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述: Qt4 和 Qt5 的信号和槽的连接 connect 与断开 disconnect 区别
所谓 GUI 界面,归根结底,就是一堆组件的叠加。我们创建一个窗口,把按钮放上面,把图标放上面,这样就成了一个界面。在放置时,组件的位置尤其重要。我们必须要指定组件放在哪里,以便窗口能够按照我们需要的方式进行渲染。这就涉及到组件定位的机制。Qt 提供了两种组件定位机制:绝对定位和布局定位。
顾名思义,绝对定位就是一种最原始的定位方法:给出这个组件的坐标和长宽值。这样,Qt 就知道该把组件放在哪里以及如何设置组件的大小。但是这样做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如果用户改变了窗口大小,比如点击最大化按钮或者使用鼠标拖动窗口边缘,采用绝对定位的组件是不会有任何响应的。这也很自然,因为你并没有告诉 Qt,在窗口变化时,组件是否要更新自己以及如何更新。如果你需要让组件自动更新——这是很常见的需求,比如在最大化时,Word 总会把稿纸区放大,把工具栏拉长——就要自己编写相应的函数来响应这些变化。或者,还有更简单的方法:禁止用户改变窗口大小。但这总不是长远之计。
针对这种变化的需求,Qt 提供了另外的一种机制——布局——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只要把组件放入某一种布局,布局由专门的布局管理器进行管理。当需要调整大小或者位置的时候,Qt 使用对应的布局管理器进行调整。
信号和槽的 connect
Qt4 方式: 宏
1
2
3
|
//Qt4: 宏 /*式1*/ static QMetaObject::Connection connect( const QObject *sender, const char * signal , const QObject *receiver, const char *method, Qt::ConnectionType type = Qt::AutoConnection) /*式2*/ QMetaObject::Connection connect( const QObject *sender, const char * signal , const char *method, Qt::ConnectionType type = Qt::AutoConnection) const |
Qt5 方式: 函数指针
1
2
3
4
|
// Qt5: 函数指针 /*式3*/ static QMetaObject::Connection connect( const QObject *sender, PointerToMemberFunction signal , const QObject *receiver, PointerToMemberFunction method, Qt::ConnectionType type = Qt::AutoConnection) /*式4*/ static QMetaObject::Connection connect( const QObject *sender, PointerToMemberFunction signal , Functor functor) /*式5*/ static QMetaObject :: Connection QObject :: connect( const QObject * sender, const QMetaMethod& signal , const QObject * receiver, const QMetaMethod& method,Qt :: ConnectionType type = Qt :: AutoConnection) |
connect 第五个参数
type:用于指明信号和槽的关联方式,它决定了信号是立即传送到一个槽还是在稍后时间排队等待传送。关联方式使用枚举 Qt::ConnectionType 进行描述,下表为其取值及意义
枚举 | 值 | 说明 |
---|---|---|
Qt::AutoConnection | 0 | **(自动关联,默认值)。**若接收者驻留在发射信号的线程中(即信号和槽在同一线程中),则使用 Qt::DirectConnection,否则,使用 Qt::QueuedConnection。当信号发射时确定使用哪种关联类型。 |
Qt::DirectConnection | 1 | 直接关联。当信号发射后,立即调用槽。在槽执行完之后,才会执行发射信号之后的代码(即 emit 关键字之后的代码)。该槽在信号线程中执行。 |
Qt::QueuedConnection | 2 | 队列关联。当控制权返回到接收者线程的事件循环后,槽才会被调用 ,也就是说 emit 关键字后面的代码将立即执行,槽将在稍后执行,该槽在接收者的线程中执行。 |
Qt::BlockingQueuedConnection | 3 | 阻塞队列关联。和 Qt::QueuedConnection 一样,只是信号线程会一直阻塞,直到槽返回。如果接收者驻留在信号线程中,则不能使用此连接,否则应用程序将会死锁。 |
Qt::UniqueConnection | 0x80 | 唯一关联。这是一个标志,可使用按位或与上述任何连接类型组合。当设置 Qt::UniqueConnection 时,则只有在不重复的情况下才会进行连接,如果已经存在重复连接(即,相同的信号指同一对象上的完全相同的槽),则连接将失败,此时将返回无效的 QMetaObject::Connection |
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 式1 A ma; B mb; QObject::connect (&ma, SIGNAL( s( int ) ), &mb, SLOT(x( int ) ); // 式2 A ma; B mb; mb.connect(&ma, SIGNAL(s( int )), SLOT(x( int )); // 式3 A ma; B mb; QObject::connect(&ma, &A::s, &mb, &B::x ); // 式4 A ma; QObject::connect(&ma, &A::s, &B::x); // void x(int i)是类 B 中定义的静态槽 // 式5 A ma; B mb; int indexSig = ma.metaObject()->indexOfSignal( "clicked(bool)" ); int indexSlot = mb.metaObject()->indexOfSlot( "close()" ); connect(&ma, ma.metaObject()->method(indexSig), &mb, mb.metaObject()->method(indexSlot)); |
补充:
- 形式 3 的槽函数可以不使用 slots 关键字声明,任意的成员函数都可以是槽函数。形式 1 的槽函数必须使用 slots 修饰
- 形式 1 的槽函数不受 private 的限制,也就是说即使槽是 private 的,仍可通过信号调用该槽函数,而形式 3 则在使用 connect 时就会发生错误。
信号和槽的 disconnect
1
2
3
4
5
6
|
/*式1*/ static bool QObject::disconnect( const QObject *sender, const char * signal , const QObject *receiver, const char *method) /*式2*/ static bool QObject::disconnect( const QMetaObject::Connection &connection) /*式3*/ static bool QObject::disconnect( const QObject *sender, PointerToMemberFunction signal , const QObject*receiver, PointerToMemberFunction method) /*式4*/ static bool QObject::disconnect( const QObject *sender, const QMetaMethod & signal , const QObject*receiver, const QMetaMethod &method) /*式5*/ bool QObject::disconnect( const char * signal = Q_NULLPTR, const QObject *receiver = Q_NULLPTR, const char *method = Q_NULLPTR) const /*式6*/ bool QObject::disconnect( const QObject *receiver, const char *method = Q_NULLPTR) const |
补充:
- 形式 3 的槽函数可以不使用 slots 关键字声明,任意的成员函数都可以是槽函数。形式 1 的槽函数必须使用 slots 修饰
- 形式 1 的槽函数不受 private 的限制,也就是说即使槽是 private 的,仍可通过信号调用该槽函数,而形式 3 则在使用 connect 时就会发生错误。
到此这篇关于Qt4和Qt5的信号和槽的使用区别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Qt4和Qt5的信号和槽内容请搜索服务器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服务器之家!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3154343/article/details/11834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