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java多线程实现交通灯管理系统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一. 项目要求
模拟实现十字路口的交通灯管理系统逻辑。详细需求例如以下:
1、异步随机生成依照各个路线行驶的车辆。
比如:
由南向而来去往北向的车辆 ---- 直行车辆
由西向而来去往南向的车辆 ---- 右转车辆
由东向而来去往南向的车辆 ---- 左转车辆
。。。。。
2、信号灯忽略黄灯,仅仅考虑红灯和绿灯。
3、应考虑左转车辆控制信号灯,右转车辆不受信号灯控制。
4、详细信号灯控制逻辑与现实生活中普通交通灯控制逻辑同样。不考虑特殊情况下的控制逻辑。
注:南北向车辆与东西向车辆交替放行。同方向等待车辆应先放行直行车辆而后放行左转车辆。
5、每辆车通过路口时间为1秒(提示:可通过线程Sleep的方式模拟)。
6、随机生成车辆时间间隔以及红绿灯交换时间间隔自定,能够设置。
7、不要求实现GUI。仅仅考虑系统逻辑实现,可通过Log方式展现程序执行结果。
二. 需求分析
总共同拥有12条路线,为了统一编程模型,能够如果每条路线都有一个红绿灯对其进行控制。右转弯的4条路线的控制灯能够如果称为常绿状态,另外。其它的8条线路是两两成对的,能够归为4组,所以,程序仅仅需考虑图中标注了数字号的4条路线的控制灯的切换顺序,这4条路线相反方向的路线的控制灯尾随这4条路线切换,不必额外考虑。
三. 对象建模
我们初步设想一下有哪些对象:红绿灯,红绿灯的控制系统,汽车,路线。汽车看到自己所在路线相应的灯绿了就穿过路口吗?不是,还须要看其前面是否有车。看前面是否有车,该问哪个对象呢?该问路。路中存储着车辆的集合,显然路上就应该有添加车辆和降低车辆的方法了。再看题目,我们这里并不要体现车辆移动的过程。仅仅是捕捉出车辆穿过路口的过程,也就是捕捉路上降低一辆车的过程。所以,这个车并不须要单独设计成为一个对象,用一个字符串表示就能够了。面向对象设计把握一个重要的经验:谁拥有数据。谁就对外提供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
每条路线上都会出现多辆车,路线上要随机添加新的车,在灯绿期间还要每秒钟降低一辆车。
设计一个Road类来表示路线,每一个Road对象代表一条路线,总共同拥有12条路线。即系统中总共要产生12个Road实例对象。每条路线上随机添加新的车辆。添加到一个集合中保存。每条路线每隔一秒都会检查控制本路线的灯是否为绿,是则将本路线保存车的集合中的第一辆车移除,即表示车穿过了路口。
设计一个Lamp类来表示一个交通灯,每一个交通灯都维护一个状态:亮(绿)或不亮(红),每一个交通灯要有变亮和变黑的方法。而且能返回自己的亮黑状态。总共同拥有12条路线。所以。系统中总共要产生12个交通灯。右拐弯的路线本来不受灯的控制。可是为了让程序採用统一的处理方式,故如果出有四个右拐弯的灯,仅仅是这些灯为常亮状态。即永远不变黑。
除了右拐弯方向的其它8条路线的灯,它们是两两成对的,可以归为4组。所以。在编程处理时,仅仅要从这4组中各取出一个灯。对这4个灯依次轮询变亮,与这4个灯方向相应的灯则随之中的一个同变化,因此Lamp类中要有一个变量来记住自己相反方向的灯,在一个Lamp对象的变亮和变黑方法中,将相应方向的灯也变亮和变黑。每一个灯变黑时,伴随者下一个灯的变亮。Lamp类中还用一个变量来记住自己的下一个灯。
不管在程序的什么地方去获得某个方向的灯时,每次获得的都是同一个实例对象,所以Lamp类改用枚举来做显然具有非常大的方便性,永远都仅仅有代表12个方向的灯的实例对象。
设计一个LampController类。它定时让当前的绿灯变红
四. 程序实现
1. Ro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public class Road { private List<String> vechicles = new ArrayList<String>();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Road(String name) { this .name = name; // 开启一个线程: 模拟车辆不断随机上路的过程, 1-10s会产生一辆车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pool.execute(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for ( int i = 1 ; i < 1000 ; i++) { try { Thread.sleep(( new Random().nextInt( 10 ) + 1 ) * 1000 ); vechicles.add(Road. this .name + "_" + i);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开启定时器:每隔一秒检查相应的灯是否为绿,是则放行一辆车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timer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 1 ); timer.scheduleAtFixedRate(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if (vechicles.size() > 0 ) { boolean lighted = Lamp.valueOf(Road. this .name).isLighted(); if (lighted) { System.out.println(vechicles.remove( 0 ) + " is traversing !" ); } } } }, 1 , 1 , TimeUnit.SECONDS); } } |
每一个Road对象都有一个name成员变量来代表方向,有一个vehicles成员变量来代表方向上的车辆集合。
在Road对象的构造方法中启动一个线程每隔一个随机的时间向vehicles集合中添加一辆车(用一个“路线名_id”形式的字符串进行表示)。
在Road对象的构造方法中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一秒检查该方向上的灯是否为绿。是则打印车辆集合和将集合中的第一辆车移除掉。
2. Lamp: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 * 每一个Lamp元素代表一个方向上的灯,总共同拥有12个方向。全部总共同拥有12个Lamp元素。 * 有例如以下方向上的灯,每两个形成一组,一组灯同一时候变绿或变红,所以,程序代码仅仅须要控制每组灯中的一个灯就可以: * s2n,n2s * s2w,n2e * e2w,w2e * e2s,w2n * ------- * s2e,n2w * e2n,w2s * 上面最后两行的灯是虚拟的。因为从南向东和从西向北、以及它们的相应方向不受红绿灯的控制。所以,能够假想它们总是绿灯。 */ public enum Lamp { // 每一个枚举元素各表示一个方向的控制灯 S2N( "N2S" , "S2W" , false ), S2W( "N2E" , "E2W" , false ), E2W( "W2E" , "E2S" , false ), E2S( "W2N" , "S2N" , false ), // 以下元素表示与上面的元素的相反方向的灯,它们的“相反方向灯”和“下一个灯”应忽略不计! N2S( null , null , false ), N2E( null , null , false ), W2E( null , null , false ), W2N( null , null , false ), // 由南向东和由西向北等右拐弯的灯不受红绿灯的控制,所以,能够假想它们总是绿灯 S2E( null , null , true ), E2N( null , null , true ), N2W( null , null , true ), W2S( null , null , true ); private Lamp(String opposite, String next, boolean lighted) { this .opposite = opposite; this .next = next; this .lighted = lighted; } // 当前灯是否为绿 private boolean lighted; // 与当前灯同一时候为绿的相应方向 private String opposite; // 当前灯变红时下一个变绿的灯 private String next; public boolean isLighted() { return lighted; } /** * 某个灯变绿时。它相应方向的灯也要变绿 */ public void light() { this .lighted = true ; if (opposite != null ) { Lamp.valueOf(opposite).ligh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lamp is green。以下总共应该有6个方向能看到汽车穿过!" ); } /** * 某个灯变红时,相应方向的灯也要变红,而且下一个方向的灯要变绿 * @return 下一个要变绿的灯 */ public Lamp blackOut() { this .lighted = false ; if (opposite != null ) { Lamp.valueOf(opposite).blackOut(); } Lamp nextLamp = null ; if (next != null ) { nextLamp = Lamp.valueOf(next); System.out.println( "绿灯从" + name() + "-------->切换为" + next); nextLamp.light(); } return nextLamp; } } |
系统中有12个方向上的灯,在程序的其它地方要依据灯的名称就能够获得相应的灯的实例对象。综合这些因素,将Lamp类用java5中的枚举形式定义更为简单。
每一个Lamp对象中的亮黑状态用lighted变量表示,选用S2N、S2W、E2W、E2N这四个方向上的Lamp对象依次轮询变亮,Lamp对象中还要有一个oppositeLampName变量来表示它们相反方向的灯。再用一个nextLampName变量来表示此灯变亮后的下一个变亮的灯。这三个变量用构造方法的形式进行赋值。由于枚举元素必须在定义之后引用,所以无法再构造方法中彼此相互引用,所以,相反方向和下一个方向的灯用字符串形式表示。
添加让Lamp变亮和变黑的方法:light和blackOut,对于S2N、S2W、E2W、E2N这四个方向上的Lamp对象。这两个方法内部要让相反方向的灯随之变亮和变黑,blackOut方法还要让下一个灯变亮。
除了S2N、S2W、E2W、E2N这四个方向上的Lamp对象之外,其它方向上的Lamp对象的nextLampName和oppositeLampName属性设置为null就可以,而且S2N、S2W、E2W、E2N这四个方向上的Lamp对象的nextLampName和oppositeLampName属性必须设置为null,以便防止light和blackOut进入死循环。
3. LampControll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public class LampController { private Lamp currentLamp; public LampController() { // 刚開始让由南向北的灯变绿; currentLamp = Lamp.S2N; currentLamp.light(); // 开启定时器:每隔10秒将当前绿灯变为红灯,并让下一个方向的灯变绿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timer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 1 ); timer.scheduleAtFixedRate( 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currentLamp = currentLamp.blackOut(); } }, 10 , 10 , TimeUnit.SECONDS); } } |
整个系统中仅仅能有一套交通灯控制系统,所以,LampController类最好是设计成单例。
LampController构造方法中要设定第一个为绿的灯。
LampController对象的start方法中将当前灯变绿。然后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10秒将当前灯变红和将下一个灯变绿。
4. MainClas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public class Main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产生12个方向的路线 String[] directions = new String[] { "S2N" , "S2W" , "E2W" , "E2S" , "N2S" , "N2E" , "W2E" , "W2N" , "S2E" , "E2N" , "N2W" , "W2S" }; for ( int i = 0 ; i < directions.length; i++) { new Road(directions[i]); } // 产生整个交通灯系统 new LampController(); } } |
用for循环创建出代表12条路线的对象。接着再获得LampController对象并调用其start方法。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服务器之家。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nsnydnz/article/details/119268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