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可以讲下你对String类有什么其他的了解吗?
在看String的源码过程中,可以发现String 内部实际存储结构为 char
数组,在String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构造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 默认的无参构造 public String() { this .value = "" .value; } // 以String为参数的构造方法 public String(String original) { this .value = original.value; this .hash = original.hash; } // 以char[] 为参数构造方法 public String( char value[]) { this .value = Arrays.copyOf(value, value.length); } // 以StringBuffer 为参数的构造方法 public String(StringBuffer buffer) { synchronized (buffer) { this .value = Arrays.copyOf(buffer.getValue(), buffer.length()); } } // 以StringBuilder 为参数的构造方法 public String(StringBuilder builder) { this .value = Arrays.copyOf(builder.getValue(), builder.length()); } |
而在String类中有我们比较常见的方法如equals
方法,用于比较两个字符串是否相等。它其实重写了Object类的equals方法,它具体的比较过程如下:
- 先判断两者对象的引用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就会直接返回true。
- 而如果不同的话,则会先判断需要对比的值是否为 String 类型,如果不是则直接返回 false。
- 而如果是String类型,就会去会循环对比两个字符串中的每一个字符,当所有字符都相等时返回 true,否则则返回 false。
具体源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 对象引用相同直接返回 true if (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 // 判断需要对比的值是否为 String 类型,如果不是则直接返回 false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int n = value.length; if (n == anotherString.value.length) { // 把两个字符串都转换为 char 数组对比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i = 0 ; // 循环比对两个字符串的每一个字符 while (n-- != 0 ) { // 如果其中有一个字符不相等就 true false,否则继续对比 if (v1[i] != v2[i]) return false ; i++; }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 |
而在String类中,也有一个与equals() 比较类似的方法 equalsIgnoreCase(),它主要是用于忽略字符串的大小写之后进行字符串对比。
当然,String类中也有很多我们常见常使用的方法:
-
compareTo()
:比较两个字符串 -
indexOf():
查询字符串首次出现的下标位置 -
lastIndexOf():
查询字符串最后出现的下标位置 -
contains():
查询字符串中是否包含另一个字符串 -
toLowerCase():
把字符串全部转换成小写 -
toUpperCase():
把字符串全部转换成大写 -
length():
查询字符串的长度 -
trim():
去掉字符串首尾空格 -
replace():
替换字符串中的某些字符 -
split():
把字符串分割并返回字符串数组 -
join():
把字符串数组转为字符串
这些都是我们都可能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方法。
2. == 和 equals 的区别
-
== :
- 对于基本数据类型来说,是用于比较 “值”是否相等的;
- 而对于引用类型来说,是用于比较引用地址是否相同的。
-
equals() : 它的作用也是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但它一般有两种使用情况:
- 情况 1:类没有覆盖 equals() 方法时,它默认的 equals 方法(从 Object 类继承的)就是使用操作符,也是在比较两个变量指向的对象是否是同一对象,这时候使用 equals 和使用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就会去比较引用地址是否相同的。
- 情况 2:类覆盖了 equals() 方法。一般,我们都覆盖 equals() 方法来两个对象的内容相等;若它们的内容相等,则返回 true (即,认为这两个对象相等)。
3. String s= new String(“nz”)创建了几个字符串对象?
String 常见的创建方式有两种:new String() 的方式和直接赋值的方式。
- 直接赋值的方式会先去字符串常量池中查找是否已经有此值,如果有则把引用地址直接指向此值,否则会先在常量池中创建,然后再把引用指向此值;
- 而 new String() 的方式一定会先在堆上创建一个字符串对象,然后再去常量池中查询此字符串的值是否已经存在,如果不存在会先在常量池中创建此字符串,然后把引用的值指向此字符串。
所以会创建两个对象,一个是字符串常量池中的对象"nz",还有一个new创建在堆中的字符串对象s。然后引用的值指向到该字符串常量池的对象。
让我们简单测试下:
1
2
3
4
5
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nz" ; String s2 = new String( "nz" );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false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 true } |
4. 你可以讲下JVM的运行时数据区或者说内存结构吗?
我们可以分为线程私有和线程共享的两种情况
线程私有:程序计数器,本地方法栈,虚拟机栈
线程共享:堆和方法区
- 程序计数器:它占用了很小的一块内存空间,记录的是我们当前线程的一个执行的行数。因为线程它可能不断的切换,如何保证到当前线程时,它执行到哪里呢,就是靠程序计数器来实现的。该内 存区域是唯一一个 Java 虚拟机规范没有规定任何 OOM 情况的区域。
- 虚拟机栈:当jvm执行方法时,会在此区域创建栈帧入栈,它存储方法的各种信息比如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方法放回地址这些信息。
- 本地方法栈:它也虚拟机栈类似,但是它主要为native方法服务,例如java需要使用c语言的接口服务时。
- 堆: 也叫 Java 堆或者是 GC 堆,它是一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也是 JVM 中占用内存最大的一块区域,几乎所有对象都储存在这里分配内存,也是垃圾回收期主要的管理区域。
- 方法区:存储一些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5. 类加载过程
系统加载Class类型文件的主要步骤有加载–>连接–> 初始化,连接又可以分为验证–>准备–>解析
- 加载:根据类的全限定名来获取类的二进制字节流,在内存中生成一个代表该类的Class对象
- 验证:主要验证检查class文件的正确性,比如文件格式,元数据,字节码,符号引用的验证。
- 准备:主要就是为类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类变量初始的一个阶段。
- 解析:虚拟机将常量池内的符号引用替换成直接引用的一个过程。
- 初始化:它是类加载的最后一步,就是真正执行类中定义的Java程序代码的过程。
6. 而其中类加载器是什么,那有哪些呢?
对于任意一个类,都需要由加载它的类加载器和这个类本身一同确立在 JVM 中的唯一性,每一个类加载器,都有一个独立的类名称空间。而类加载器就是根据指定全限定名称将 class 文件加载到 JVM 内存,然后再转化为 class 对象。
主要有一下四种类加载器:
-
启动类加载器(
BootstrapClassLoader
)用来加载java核心类库,无法被java程序直接引用。 -
扩展类加载器(
ExtensionClassLoader
):它用来加载 Java 的扩展库。Java 虚拟机的实现会提供一个扩展库目录。该类加载器在此目录里面查找并加载 Java 类。 -
应用程序类加载器(
ApplicationClassLoader
):它根据 Java 应用的类路径(CLASSPATH)来加载 Java 类。一般来说,Java 应用的类都是由它来完成加载的。可以通过ClassLoader.getSystemClassLoader()
来获取它。一般情况,如果我们没有自定义类加载器默认就是用这个加载器。 -
用户自定义类加载器,我们可以自行去通过继承
java.lang.ClassLoader
类的方式实现。
而对于一个类加载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类加载器收到类加载的请求的时候,它首先不会自己去加载这个类,而是把这个请求委派给自己的父类加载器去完成,一直到顶层的启动类加载器时,只有当父加载无法完成这一加载请求时,就会往下一层一层的尝试去加载类。这种模式就是双亲委派模式,这中模式的好处可以使类有了层次划分,也保障安全。
总结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如果这篇文章对你也有所帮助,希望您可以多多关注服务器之家的更多内容!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766180/article/details/11800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