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往下阅读本文,或者刚看完标题,打算开始反驳之前,请务必先看下面这几句话。
本文的一切讨论,都是以我认同下列前提条件作为基础的,请不要说我没有想到,或忽略了这些问题:
建立操作系统的生态很困难,而建立PC操作系统生态更难。Windows应用软件的丰富程度即使Mac都没法比,更不用说Linux了。
中国人普遍不太会用Linux,出现问题需要技术支持的概率也高。PC厂商都认为Linux是烫手山芋,消费者迟早要自己装回Windows。
政企客户更是不喜欢Linux,对客户历史遗留的专用软件和网站的迁移,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国产Linux发行版很长时间都被视为骗政府经费的产物,做不出让消费者信服和值得尝试的产品,人们对“自主知识产权”这种说法已经丧失信心。
好了,在已经明确这几个前提之后,我们继续往下说。
听说华为要做ARM架构的PC?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19第二天的主题演讲中,有人发现华为似乎正研究开发基于ARM架构的PC。其中包括专为PC打造的“鲲鹏”处理器(型号未知),和明显符合现有PC主机ATX架构的主板。
问题来了:如果不是运行x86架构,这台华为PC将运行什么操作系统?是“鸿蒙”吗?
“鸿蒙”首次被官方介绍的时候,就说过它可以被设定为在PC运行,可以兼容Android应用和Web(网页)应用。
虽然鸿蒙的源代码开放进度不如开发者预想,现在它到底有没有复制(或引用)Android源码等问题还依然有待解答,但如上的说法,至少可以保证预装了“鸿蒙”的PC能给消费者一个类似谷歌Chromebook的体验,也就是在大屏、键盘和鼠标的交互中,提供一个全功能的浏览器,以及用窗口模式运行Android手机应用。
另一方面,在国产Linux发行版“深度”(Deepin)的官方论坛,也有人贴出运行深度系统的华为MateBook笔记本照片,据称华为与深度Linux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适配工作”。目前,华为也并没有排除和深度、中科麒麟、优麒麟等多种第三方系统合作的可能性。
两种观念
在鸿蒙系统“官宣”前夕,航通社已经通过文章《围墙剥落,“鸿蒙”初开》大致写过,为什么说眼下是鸿蒙,或其它任何全新的操作系统建立生态的最好机会,为什么“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觉持同样观点的人还不多。大多数人的态度依然是,没有人能挑战现有的操作系统生态,如果有,也不会是中国这些“自主知识产权”的Linux;如果挑战了,也不可能是在PC领域做成。
进一步说,我觉得又可以分成两种观念:一是认为中国没必要“重复造轮子”,融入世界已有的主流生态才是正道,从头到尾都改掉是劳民伤财;一是认为中国假以时日仍可以发展出自己的系统,但现在还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所以最开始,一定要说明的是:只要中国做的操作系统还是在Linux的基础上开发,那就不是完全的“闭门造车”,中国大力发展Linux生态将会对全球的Linux社区发展做贡献。
WPS Office for Linux目前已经支持Fedora, CentOS, OpenSUSE, Ubuntu, Mint, Knoppix等主流发行版,诸多Linux社区测评都给予了高分肯定。另一款国产精品Foxit Reader(福昕PDF阅读器)也有Linux版本。
至于建立起生态要多久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无论何种改变,都是一个渐进式发展的过程。在中间有一个临界点,但难以判断这个节点到底在何处、何时才出现,哪里可以精准定位到“最后一根稻草”。
写作本文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份2019年9月11日,中信建投证券召开计算机国产操作系统专题会议的会议纪要,阐述了安全、可控的自主操作系统(下文有的地方简称为“安可”)市场的情况和最新观点。这份《会议纪要》也将对本文的论述有很大帮助。
应用的研发、适配和跨平台兼容
如《围墙剥落,“鸿蒙”初开》一文所讲,之所以说建立操作系统生态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判断应该建立在未来很多应用都是基于网页浏览器运行(即B/S)的前提下。操作系统的地位,也将下降到作为一个浏览器,和承载微信、支付宝这样个别超级App的容器,这样切换什么系统就不再是个问题。
而那些不是网页应用的,依赖操作系统“母体”的原生应用(即C/S)也不会一夜之间消失,在PC操作系统方面更为明显,Windows和Mac两个平台都拥有一些在Linux难以找到合适替代品的应用,特别是大型工业、多媒体软件和游戏。
Linux的建造是贯彻开源精神、去中心化的,但这也造就了多个发行版混杂的碎片化局面,分散了行业的精力,导致任何一种Windows软件的替代品单独拎出来都很难跟原版竞争。所以,业界需要逐渐聚焦于少数关键发行版和关键应用的攻关,即逐渐收拢和走向中心化。《会议纪要》体现出官方对此也有清晰的认识:“应该来讲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到今天,明(2020)年即将大规模替代和推广,一定会走向整合收敛,操作系统一定是强者横者,生态壁垒非常高。明年来讲的话,整个技术路线和生态格局基本上能够完全确立下来。”
而说到关键应用,当然是办公和即时消息类应用属于“刚需”。近期,企业微信、政务微信、QQ浏览器等均与中标麒麟完成兼容性相互认证;百度网盘、钉钉等也登陆各个Linux发行版。
深度总经理刘闻欢曾在观察者网撰文表示:“国产Linux操作系统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政府办公使用。最近在一些市政府、国家部委的试点也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在这些试点中,国产操作系统已经能够良好的支持绝大多数硬件,而且各类办公应用也都进行了替换或者迁移。通过这些工作,用户已经真正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国产的操作系统。”
至于办公室最常用的Office类办公软件,LibreOffice和WPS对微软Office OpenXML格式文档的兼容性都在不断提升。LibreOffice正在准备增强对ppt/pptx格式的支持。WPS就不说了,自己下载用一下就能感受到。
用过Office类软件的都知道一个问题,跨平台之间的兼容性是很大的麻烦,特别是在早期,Windows下和Mac下的微软Office看起来都不像是同一款产品。
但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的平台数量越来越多,倒逼不同平台上,对文档的展示、读取和编辑都要求不能错位,还得更进一步支持多人同时的云+端实时编辑。
扳着指头数一数就知道,办公环境不仅有Windows、Linux,还有Mac、iOS、Android这几个平台的原生版本,以及通过浏览器访问腾讯文档、石墨、Google Docs等在线文档服务。所有这些地方,文档都要求不变形、不走样。
因此,不管采取何种办法,是每个平台都各自写原生App,还是用Electron等把网页打个包的“大统一理论”,在文件的读取和互认方面,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全面兼容,一些原本可能依赖特定操作系统才能实现的效果,会干脆被取消。
教育培训
有人会问:你说麒麟或深度Linux到达了能用的程度,那么你自己用的是什么系统?你自己用Windows还在这鼓吹Linux,怕不是失了智。
这个问题其实不一定非得需要这么去看。现在的一个变化是,我们假设一个预装Linux的电脑,它限定在办公室的特定环境,而不是你自己个人也要用的通用环境,那么现在它已经不至于让人非得卸载了再手动装回Windows了。
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你只是需要一个浏览器,那么就算用iPad,也是一样能上网的。我很喜欢举一个例子,是解放军309医院将iPad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是用自带Safari浏览器打开医院内网,时间是2011年。
很多人使用办公电脑的方式,就像是在用一个数控机床,习惯了按键位置、样式、形状不变,只要能完成工作就行。比如你跟他说打开文档,他记住的是“鼠标挪到左上角点击左数第一个菜单的第二项”这种。
虽然现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的还是Windows而不是Linux,但新一代如果至少能培训成“数控机床”这种方法来用Linux,就算从头学起也没有那么难。
在PC厂商和供应商看来,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公务员是一个极端保守和不知道如何改变的群体。但这个群体既然可以通过艰苦卓绝的考试获得准入资格,那就说明培训对他们来说,也许是所有环节中最容易的一环。
实在需要Windows的,就上云端的虚拟桌面,以及采用Wine在本机运行一部分Windows程序。
不可避免的是,它们的性能会受到影响。不过这也是一个程度大小的问题,而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毕竟,你的Android手机应用都是跑在虚拟机上面。
政企客户迁移
单靠市场因素可能带不动国产操作系统,那么政府主导和扶持就成为必然。前述《会议纪要》同样把公务员、央企、关键行业等都作为国产系统第一步普及的突破口:
“实际上这个市场是一个泛泛的市场,主要就是解决核心的问题,覆盖的群体还是咱们,理论上通俗来说是咱们的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市场有多大,大家可以根据咱们国家提供的数据进行评估就可以了,全国公务员的数量有一个系数,就可以得到一个替换的数量,当然这是前期第一步的预期,后期可能会在行业,各大行业,8+2几个关键行业,到央企,甚至到咱们普通老百姓都有可能会用,这个市场从我们测算的话,应该是千万级的市场。”
如果仅仅因为面临美国技术封锁的危险,就要一口气更换所有Windows和微软Office,甚至要换掉现在还服役的好好的机器,那当然是劳民伤财了。但没有人会愿意这么做。
航通社在《说说“联想反对预装国产操作系统”这件事》一文中写过:
“政府办公的特点是,相对于其他环境比较独立,有的时候需要内网环境;而且对于外部的输出,是以成品的形式,而不是以能跟外部交换的可编辑文档等中间件形式输出。”“说人话就是,政府产出的作品只能是信息图的JPG、PNG成品,不能给外界提供可编辑的PSD、AI格式文件;至于公文也是应该(实际上不一定都能做到)用写死的PDF输出,才能确保哪里打印效果都一样。”
只要后续新买的电脑,最终输出的东西是做好兼容的即可,已经采购的,自然无需更换。
电脑有其报废年限,时间长了坏掉也找不到备件,自然淘汰就好了。好多地方政府部门一台2000年代的老XP电脑,晃晃悠悠用到天荒地老,也没所谓,反正不联外网。
更不用说,Linux基础的机器,可以首先替代一些服务大厅触摸屏、电视演示大屏等,基本只需要浏览器就能完成的交互场景。
自主可控和受到国际承认
翻看前述《会议纪要》,投资者和外界对中国国产操作系统,最为关注的就是——现在到底哪家的真能用,哪家做的最好。答案会让一些人感到意外:“深度操作系统UI做得还不错,有可能会参与到这个领域。但在生态和稳定性方面,和目前两家主要的操作系统厂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到目前为止真正来讲,大规模国产化应用的操作系统只有中标软件和天津麒麟。”
长得像是Windows 7孪生兄弟的麒麟,是在适配发展方面做的最好的。为什么呢?“银河麒麟做了一个自己独有的穿透技术,打通了在ARM架构下与手机端、安卓端应用的通道……完美地继承了移动端的生态,它的生态相对于Linux架构下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还有在x86架构下的中科方德操作系统生态会好一点。”
除了对Android应用的“拿来主义”,两个“麒麟”还因为政策优势,对大量常用国产软件做了双向适配认证,如上面提到的腾讯系一堆应用的认证一样。“对于安可项目不断推广,好多的这些应用软件都已经看到这么大的商机,都在积极投身于安可适配当中,现在主流的软件里边,基础软件都已经做了适配,像通用型的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等都已经做了适配,而且在咱们专用机目录和通用机目录也已经列了一些,当然一些个性化的软件是根据用户需求也正在陆续适配当中。”
单看眼下的情形,当然对国产系统很不妙:生态尚未建成,使用习惯有差异,政企客户不接受,乃至被公众看作是骗钱。但我们依然可以想办法为所有的事情寻求一个开头。至少,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以国产替代Windows / x86生态,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实际上,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缺乏市场竞争力,存在强力政府主导的现状,行业内有着充足的认识。他们迫切希望利用近期安全隐患引发的重视,进一步推动国产化进程,把国产系统真正推向市场。“几十号人的所谓国产操作系统厂商相当于都是基于开源,换几个界面、换几个UI包装一下,就号称做了一个国产操作系统,实际上更多是拿来主义,拿来主义就是跟国外东西没有什么区别的,想要做好,想真正做好必须在上面做自己的创新。”
我们应该再给他们一些信心。希望在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共同推动之下,我们有生之年,也能看到中国成为Linux社区最大的,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看到我们打破现在几个系统的垄断,改写全球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