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富士康消息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媒体爆出富士康撤资的消息,我早就说过印度的便宜没那么好占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随着美国和西方疯狂贬华扬印,三哥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瞬间被放大无数倍。特别是华盛顿加速从中国转移供应链和产业链,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投资印度的淘金热,让三哥俨然“下一个中国”的存在。殊不知,印度的钱可不那么好赚,印度的便宜就更没那么好占。
据上海证券报7月11日消息,富士康此前一天发布声明称,已退出与印度韦丹塔集团价值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合资企业,后续将不再参与双方的合资公司运作。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原因是项目进展缓慢,以及可能无法取得印度政府承诺的数十亿美元补助。
说实在话,媒体应该去掉“可能”两个字。以印度政府一贯的德性,其承诺的数十亿美元补助一定无法取得,地球人都知道这一点。我们还知道,国际社会这个江湖有“三大靠不住”:第一是美国,第二是土耳其,第三就是印度。排名不分先后,我这么排只是为了好表达。
富士康能够及时止损,好歹也算是聪明人。投资印度半导体计划一年多时间,富士康虽然宣称将投入重金,但前期的启动资金并不多。现在撤出印度,浪费最多是前期投入的咨询、论证等费用,对富士康这种跨国企业来说不过是“洒洒水”而已。
富士康从印度半导体计划撤出,我一点也不奇怪,而且早就有过预测,原因有二:
一是从政府到民间,印度社会不诚信深入骨髓。
这些年,我们中国人吃印度人不诚信的亏真是太多了,大家问问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家就知道了,以至于现在卖货给印度都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绝不赊欠。再看看前些年响应莫迪政府号召,投资印度的小米、OPPO等中国企业,现在被各种调查、罚款搞得“满头包”。
也许有人误以为印度是因为边境矛盾记恨中国,才会把火全发到中国企业头上,其实不然。印度坑外企几十年如一日,不分中国外国,这一点大家绝对不要误会三哥。美西方企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印度狠狠坑过一波,一直到现在还没完全缓过劲来。
坊间说“印度的钱印度花”,这绝对不是调侃印度,而是写实。关心国际关系的人,应该知道印度买俄罗斯石油的事,那叫一个绝。这两年,俄罗斯由于被美西方金融制裁,俄印石油贸易不得采取本币支付。好家伙,俄罗斯在不到一年时间中就积累了上千美元的卢比,可关键是这钱没地方用,哪怕想采购点印度商品也不行,新德里方面称这将招致美国制裁,建议俄罗斯把这钱投资印度。这一手操作,只问你服不服。
当年很多企业投资印度,其实有太多不理智的情绪因素。一方面是受到美国打压中国,逼供应链和产业链转移的影响,担心中国“药丸”;另一方面则是受西方舆论忽悠,以为印度真能成为“下一个中国”,担心去慢了会丧失先机。几年时间过去,中国的发展依然稳如老狗,而印度的“大饼”显然只是画出来的,理智自然也在渐渐回归。
二是发展制造业的基础薄弱,难以承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一些人认为印度不能发展制造业,这一点我是不认可的,相反我觉得印度的制造业能有不小的发展,甚至可能将给中国带来一定的威胁。但是,印度制造业的天花板远远低于我们中国,很难完全复制中国制造业的奇迹,特别是很难形成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以前曾经聊过,就是印度必须完成一次彻底的社会革命,将发展资源抓到国家和人民手中。对于印度这个用不粘胶黏合起来的部落联盟,想做到这一点几乎难于登天,它与中国差了一个毛泽东。对于这一点,我相信日本人深有体会。
2017年,日本从中国企业手中抢过莫迪老巢——古吉拉特的高铁项目建设。这个铁路全长505公里,预计耗资一百多亿美元。由于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遭到强烈反对,这个莫迪的样板工程用时5年多时间仅修了10公里,按这速度建成得50年后了。
仅一条铁路,就修成这鬼样子,可想而知上其他大基建项目的难度。大家应该知道,制造业高度依赖通信、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印度想要取代中国成为全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最起码得拥有与中国大差不差的基础设施吧。仅一个土地私有制,就让这个目标令人绝望。
从富士康投资美国、印度均铩羽而归可以看出,不是只要有14亿人就能称为“下一个中国”。郭台铭“给大陆赏饭吃”言犹在耳,大家可见我们因富士康投资印度、越南就没饭吃了?比亚迪、立讯精密、欣旺达等企业随时可以取而代之。可见,不是郭台铭给大陆人民赏饭吃,而是大陆人民赏饭给郭台铭吃。
所以无论是避免深陷“杀猪盘”,还是印度并不适合很多制造业产业的生存,富士康从印度撤资都是明智的选择。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