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设计这两个词我们平时经常听到,也经常讲,那么分析与设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到底要分析什么?又到底要怎样去设计?这3个问题如果平时没有一些积累,突然被问到这些,一时也会显得不知所措。接下面在第一部分中回答分析与设计的本质,只有清楚了本质,那就知道要怎么分析与设计,因此在第二、第三部分具体讲软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最后一部分讲述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 .分析与设计的本质
1. 分析的本质
"分析",由"分"和"析"两个字组成,"分"是分开的意思,这个比较好理解;"析",左"木"又"斤","斤"通"金",即把木劈开。延伸来讲,分析的本质即是洞察出事物的内部要素,包含组成结构、运行机制等。平时开发同学经常看到"需求分析"、"软件分析"、"架构分析"这些词,以"需求分析"为例,分析阶段要了解的内容有:需求背景、需求目的、需求目标、利益相关方、业务流程、业务依赖方、业务指标。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考察的是否对事物打散认识,深入到事物内部去看问题,就像我们高中学习化学一样,分子结构决定表现现象。在实际软件开发中,产品同学提的一个需求,有时它就包含了技术解决方案,只有深入分析之后,开发同学有可能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否则只是就事论事的解决问题,在新的场景下,现有的解决方案又有问题。
有一个段子说一个人去做美容,刚来的一个医生不懂人体结构,结果一刀下去,把大动脉划破了,结果人失血过多死了,"美死你了"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段子归段子,这也说明如果分析没有做得相当充分,也即缺乏对事物的了解,往往做事会出错。
2. 设计的本质
"设"和"计"两个字都有"言"字旁,并且右边有"多"的意思,如"十"、"又",即集多家之言。延伸来讲,设计的本质即是对方案优中选优,包含了对方案设计的思考、取舍和权衡。只有了解了当时的设计思想才会比较快掌握是怎样实现的,在软件编码实现层面上,我们有时看到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逻辑,这些逻辑就是当时设计的产物,在当时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产生的。
一个好的设计凝集了设计者的思想和心血,比如经典的文学著作,里面有优秀的写作手法;比如经典的影视桥段,里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比如巧夺天工的建筑设计,里面有丰富的寓意。相反一个糟糕的设计,轻则让人迷惑,看不懂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影响美观、使用,重则产生事故,在《复杂系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一书中,作者举了一个轮船的例子,当时建造轮船提了很多要求,在面对这么复杂的系统时,设计没有考虑周全,结果设计出来的轮船下水就沉了。
拉曼《UML和模式应用》一书中,对分析与设计概括成:分析是做正确的事;设计是正确地做事,之前看到这2句话挺迷糊,并没有领会到这两句的精髓,后面经历了一些系统的设计之后,重新去看发现这2句话高度概括出了分析与设计的本质内涵。
二 .到底要分析什么
1 .分析全景图
分析的起点是问题本身,比如现象、痛点、挑战、价值等,从这些基础点去分析,如分析一个业务时,我喜欢从业务愿景和业务目标去看这个业务有哪些利益相关者,也即有哪些角色在使用这个业务,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本质诉求,正是他们的诉求构成了我们要做什么的输入,不管外部怎么变化,他们的本质诉求是不变的,如对于消费者来讲,他们的诉求是花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钱、更好的体验买到心仪的商品;对于商家来讲,他们的诉求是怎么卖出更多的货、怎样获得更大的利润。反而如果我们不去关注利益关注点的本质诉求,而只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自以为有价值,结果一落地就出现了问题。
当明确了要做什么(What)之后,接下来就要思考业务流程以及业务中包含的要素(业务对象)、业务模型以及业务能力(How),实际上这部分就是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去实现前面提到的诉求。分析的阶段,一定要非常细,在软件分析中,有一些分析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本身,具体地在下一节中讲到。分析的产物是业务模型和业务能力地图,通过业务模型可以看出业务是什么、有什么,通过业务能力地图可以看出具体的业务能力有哪些,可以支撑哪些业务场景。
分析往上看一层,就是要分析商业价值链和商业模式,虽然这一块并不是开发同学负责的范畴,了解一些还比较好,能让我们对业务有更深刻的认识,商业模式决定商业结构,商业结构决定交易结构,交易结构决定业务组成结构。利益相关者也是从业务组成结构中推导出来的,这一部分是最顶层的分析,分析业务的可行性,也即我们常说的Why。
2. 具体分析方法
在实际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帮助,为什么需要它,个人的观点是分析方法不要贪多,真正融汇到实际中,有那么1、2个方法就足已,不要迷失在各种各样的分析方法中,真正还是要了解分析的本质是什么,在第一部分中,已经提到分析的本质是要洞察出事物的组成,包含组成结构和运行机制,你再去看各种各样的分析方法,它们都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组成结构和运行机制。如黄金圈分析方法,它就包含了三层(Why、What、How),分析事物不断从宏观到微观、从目的到实现;再比如5W2H,真正的把一件事分析得非常仔细,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因为什么做了什么事。
再回到软件分析本身,之前在大学里我们我们学习软件工程、UML等课程,由于当时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研发、设计的经验,学习的时候觉得这些内容比较空洞,反正老师让我们这样做就这样做,缺乏对这些UML图的理解。
- 用例图:用户对系统最直接的交互,要表达出用户需要怎样的能力去满足他们的诉求,它的关键是用户、目的、价值。
- 活动图:用户在某一类场景中,要表达出业务流程是怎样的,它的关键是业务活动、流程交互(仅是业务层面,不是系统流程)。
- 模型图:屏蔽业务细节,抽象出业务关键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它的关键是业务抽象出来的实体以有实体之间的关联。
我们现在反过来去想想当时学习的UML课程,里面各种图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去认识、理解项目需求,画这些图并非是做做样子,而是真正地挖掘出业务能力有哪些、系统能力有哪些、业务模型是怎样的、要有哪些对象、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在分析阶段在这一块落实得并不那么好,其实问几个问题很容易暴露出来,比如设计的类图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个类的职责为什么有这些、这个职责为什么在这个类而不是在另外一个类中。如果我们分析阶段做得不扎实,设计阶段的输入就会比较少,或者是浅层次的输入,设计的质量也不会高,因为并没有真正洞察出问题。
3. 1个分析案例
用2.1节中提到的分析方法,我当时分析一个分销业务也是用了上面的方法,从下面这张图中可以看出业务发展思路是怎样,用了几个关键词进行概括:打基础、拓渠道、夯能力、搭体系、数据化。当有了这些认识之后,再去推导技术侧要做哪些就比较容易,以拓展渠道为例,当多个渠道接入进来时就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答疑成本比较高,因此就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渠道接入保障,怎么减少渠道接入成本、答疑成本就是技术侧要思考的问题。
三 .到底要怎样设计
1 .设计全景图
如果说分析阶段是把事物打散,那么设计就是把打散的事物更好地组合起来。设计最为核心的是从分析中提炼出问题,即定义技术问题,这个是非常难的,比如你觉得某个设计不好,但又讲不出来为什么不好,说明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还不高。常见的技术问题有:性能、扩展性、稳定性、安全、效能、体验、成本、数据一致性等。
当定义好了技术问题,接下来就要调研业界对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案,每个方案的优缺点是什么,比如数据一致性,有事务型解决方案,也有补偿型解决方案,结合业务本身去做选择,这个选择就包含了决策,决策就意味着取舍和平衡,并不是随意的决策,而是有决策的依据来支撑,比如经验、原则、数据等。
设计是包含原则的,这些原则应该是大家都去遵循的,比如分层原则,这个在软件设计中非常常见,原则是平时大家开发过程经验的结晶,以分层原则为例,可以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分层、分层解决了什么问题、要分多少层、如何去分层,只有深入思考了这些原则,在新的场景中再去做设计时,就会得心应手,而不是僵硬地去套用分层原则。
2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每个设计者有自己的理解,很难有统一的设计原则,只能在局部上达成一致,比如分层原则,这个大家比较容易达成的,设计原则应该是一系列的原则组成集合,并非是单一。设计原则是在大量实践过程中沉淀出来的,我更想说的是如果你对看到的某些原则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讲得出来,说明你是有过真正实践和思考的,否则这些设计原则也仅仅是一些文字,转化不了设计经验和设计能力,这里列出一些常用的设计原则。
- 系统性原则
- 抽象分层原则
- 领域原则
- 复用原则
- 简易原则
- 成本效率原则
- 正交原则
- 扩展原则
- 演进原则
3 .两个设计案例
对于上面提到的9个设计原则,这里主要聊的是系统性原则和正交原则,系统性原则是站在全局上思考系统之间的交互,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是指明灯,当看懂了整个系统未来的样子,在当下每一步的执行都清楚知道是为了什么。反之没有这个系统性原则,所做的事都只是关注点状事情,不成体系。以2.3节中的例子来讲,当分析出来要做的事情后,如下图画出系统架构图。从系统架构图中可以看出系统之间的交互是怎样的、链路逻辑是怎样的(注:逆向链路没有表达出来)。
我们在数学中学习过正交,最简单的理解是两条线是垂直的,在软件中我们看到一些逻辑中包含了很多的逻辑,每次修改的时候,改了这个逻辑结果影响了另外一个逻辑,说明我们的逻辑耦合度比较高。正交原则即是分离出不同的变化点,让变化自治,即每个变化只影响自身,不会影响到其它的变化点。平时我们写代码中有两种场景影响正交:代码重复和关系依赖,对于重复的代码可以抽取出来,对于依赖的部分,可以抽象一层防腐层出来。
举一个正交的例子,假如有一个需求是:查找员工名为John的员工,这个代码可以很快写出来,但细细想想的它的变化点,至少可以想到下面3个变化点:
查找的内容会变,不一定按照名字来查,比如按照员工工号来查;
查找的对象会变,不一定查员工,还有可能查学生;
查找的规则会变,不一定是待值查找,还有可能是范围查找,比如查找年龄在20至30的员工。
当想到了这些变化,重新设计后的效果就会不一样了,当面临业务场景变化的时候,可以做到最少的改动,这也即是设计能够降本增效的原因。
四 .分析与设计的思考
1 .衡量标准
衡量分析与设计的标准是比较难的,一般是从一些大的原则去看,比如复杂性、开放性等,但又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去衡量,到底复杂度有多高、开放性有多底。真正衡量好坏只有通过比较才比较好判断,比如多个方案之间的比较,这个是比较容易衡量谁好。因此我们需要多去看别人是怎么设计的,有哪些好的设计思想值得借鉴,多吸收好的设计思想、设计案例。
做设计最怕是闭门造车,结果设计出来的东西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个人的经验是去看业界的方案,看看它们是怎么设计的,各自的特点,比如数据不一致性的问题,有很多种设计方案来解决,有的方案对业务入侵比较大,需要改造很大,能不能无入侵业务呢?阿里提出了TXC解决方案,这个设计就非常好,使用者只有打上一个注解就ok,对业务改造没有什么成本,这也即是前面提到的简易设计原则。
2. 虚实结合
提到分析与设计,很多人觉得很虚,的确,在我刚工作前3年,也觉得这个非常虚,这个不就是画画图嘛,后面发现还真不是这么一回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当时在滴滴,我的主管给我们展示了营销系统未来我们要做的事,用了一张系统架构图非常体系地讲出来,知道未来我们要做成什么样子,当前我们处在什么位置上,那段时间我们过得非常充实,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要做什么,1年半以后我们把当时那张系统架构图上的事情都完成了,回过来头来看,如果没有当时的指引,每天还是做着需求,来一个需求做一个需求,这也即是最开始做事没啥动力,没看到目标。
当设计的内容确定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落实,这个过程是经验的积累,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发放优惠券的过程中怎么扣库存、怎么保持事务一致性,技术难度的问题,我听一个人讲过一句话:要么没看到问题;要么回避问题,在实际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是我们把它忽略掉了,到最后说这个事技术上没复杂度。我经常分享的一个观点是往上抽象看2层,或许你的设计方案会变。架构设计是需要大量的实实在在的经验,不是简单地画画架构图就行了,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再去指导下一次更好地设计,我欣赏的一句话是:将虚的事情做实。
3 .将经验转化成能力
当我们有一些分析设计经验之后,更进一步地要转化成设计能力,设计能力是抽象的,需要在实际中得到检验。就像在第三部分讲到的设计,它不像分析那么很好地讲出具体的方法出来,设计本身是凝聚了思想、心血在里面,同时设计是一种艺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因此很难讲出具体的设计方法,也不会有统一的方法,有灵活性一定不是具体的,所以这部分需要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提炼出设计原则,将其转化成设计能力。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51cto.com/art/202112/696329.htm